与影片相关的影视剧作品集
更多-
耶稣传1979
-
候鸟1994
-
空海
-
极限乔丹2000
-
被涂污的鸟
-
日本列岛1965
-
生命的门槛
-
三岛最后的辩论
-
撒旦酿造
-
革命前夕
-
随心所欲1962
-
HD
榅桲树阳光
《温勃树阳光》,又名《光之梦》,西班牙导演Victor Erice 1992年的闷骚作品,在当年的戛纳获评委会奖。 在《十分钟年华老去》里,Victor Erice贡献了一段最迷人的短片,他是那种可以让时间在影片里停留的人,所以我对他一直抱有浓厚兴趣。 然后看到了这部《温勃树阳光》。影片讲述,或者说再现、参与了一位画家——Antonio Lopez创作一幅新作品的过程。他画的对象就是一棵结满果实的温勃树。 一棵树,一个人,一幅作品,整部影片就是在阐述这个关系。它们是互相依存的,但又有各自的生命,只是在这部片里,它们结合到了一起。 导演最基本的手法有两种,固定镜头、叠化。比如画家走进屋里,挑选木板,制作画架。这一系列动作,主要是通过某一角度的固定镜头(基本是标准镜头吧)拍摄下来,然后在同一机位进行叠化,目的是省略、压缩了时间。 这种手法贯穿了整部影片,我们可以在后面看到,比如在后院拍摄的大全景,包括了那棵树、画架,它们都在同一画面里经过了秋天、冬天和春天。在这些镜头里,你会看到被导演“留在胶片上的时间”。 这种方法并不难做,但需要耐心,很好的耐心。 除此之外,导演另一个留住时间的方法,就是细致入微地用摄影机观察画家的创作过程。从他拿起画架到后院,选定与温勃树的距离,为自己脚的位置打钉子定位,在果树上用画笔涂上标记——等等一系列细致的有条不紊的近景、特写,捕捉每一个动作和眼神。 这好像也不难办到,只要你足够细致,从容。 创作的一开始,总是充满激情的,影片的开始,也好像饱含活力。画家轻轻地哼着歌曲,愉快地调着颜料,你听得到画笔在画板上的刷刷声,风吹动树梢的声音。房子里工人在装修,收音机里传来新闻,火车穿过原野,太阳在云层里略过。这一系列素材在Victor Erice的片子里,都是以相当自然的面目呈现。它只表现了一种东西,就是生活。 影片接下来的段落,是漫长的、甚至有些无趣地创作过程,时间一天天过去,画布上的树叶和果实慢慢增加着,画家与家人聊天,与朋友聊天,边聊边画,一聊就是好十几分钟。摄影机完全纪录下来这些闲话,镜头里全是自然得到有些“简陋”的光线,甚至都像是用DV拍出来的效果。机位也就是那两个,切来切去。时间在这些片断里,被拉长了,放大了,观众体味到细腻,也体味到了乏味。导演就是这样,让你代入到一部艺术作品诞生
榅桲树阳光
-
今天不离去
-
HD
木屐树
本片描写了十九世纪末期,意大利北部贫穷困苦的农村中好几户农家生活的点滴,由很多个小故事组成。其中的一段叙述一位佃农的儿子去学校读书,对当时这个地方的人而言,读书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家长不懂得受教育的意义与好处,不愿意送孩子去读书,神父多次劝告下家长方才这样做的。这些家庭还需要在生活上加倍省吃俭用来供这些孩子们读书。一个佃农的孩子在读书回来时,鞋子坏了,父亲就砍了一颗树,连夜制成了一双木鞋。地主知道了这事之后,就把这户佃农赶了出去。 影片讲述了3个农夫同在一个东家干活的故事,尤其要强调的是各个家庭成员与他们邻居的关系。意大利导演艾玛诺·欧密以其敏锐的能力把一些非专业演员安排在此片做主演,历时12个月。这部影片就影像风格来说几乎是一部纪录片,不同的只是由演员来表演,是生活流电影的名作。重现19世纪意大利佃农生活,优美动人。此片因其精彩的表演和感人的情节荣获1978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1979年恺撒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等十多项国际性电影大奖。 这部影片就影像风格来说几乎是一部纪录片,不同的只是由演员来表演,是生活流电影的名作。荣获第31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
木屐树
-
三岛由纪夫传
-
HD
谁能带我回家
伊朗导演贾法·潘纳希(Jafar Panahi)正在拍摄一部儿童影片,影片讲述打着石膏的小女孩米娜·穆罕默德·汉妮(Mina Mohammad Khani)放学后没有等到接她的母亲,于是自己独自回家的故事。然而在拍摄公交车一场戏时,却突然发生状况。米娜死死地盯着摄像机,突然大喊“我不拍了!”任凭导演如何劝说,这个小女孩就是不愿继续,转而独自离开。由于疏忽,米娜身上的微型麦克风未来得及摘除,导演当即决定尾随米娜,跟拍她回家的全过程。虚幻与现实的界限就在这一刻模糊了…… 本片荣获1998年伊斯坦布尔国际电影节金郁金香奖、1997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1998年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导演奖。
谁能带我回家
-
求偶记
-
DVD
无焰爱火
继承父亲遗产后于职场中杀伐决断、有所建树的中年女总裁,在爱情面前放弃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同年轻下属走入婚姻殿堂,婚后发现丈夫与妹妹的秘密情事后毅然放手成全——影片的情节,如今看来已是老生常谈,但若论真正让本片熠熠生辉的原因,除了对于“社会性别期待“等经久不衰的议题的讨论,不可忽视的是主角波琳·弗雷德里克(Pauline Frederick)风趣、干练而又感人至深的表演。童年时期父母离异后被母亲抚养长大的波琳,自小便确立了演艺事业的理想,二十岁时便已担任巡回演出剧目的主角,虽然波琳·弗雷德里克在32岁时才出演了自己的银幕处女作——由休·福特和埃德温·鲍特指导的《不朽城》(The Eternal City, 1915),但她依旧是最早前往好莱坞发展的百老汇明星之一,后来也成为了最早接演“有声片”(波琳曾接受系统的声乐、表演训练)的知名演员之一。事业方面可谓风光的波琳,感情生活却不尽人意,前后共经历了五次颠沛起伏的婚姻,在第五任丈夫(婚后不到一年内)和母亲相继逝世后,波琳也因罹患哮喘而离世。曲折而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也或许赋予了她一种表演中的特质,帮助她塑造了一位女性兼具泼辣和敏感的银幕形象。 本片位列日本《电影旬报》1925年度十佳影片艺术类第六名。
无焰爱火
-
古剑奇谭之伏魔纪
-
沉睡的美人
-
HD
未来的回忆1992
森田芳光执导的东宝公司60周年特别作,原作为《机器猫》的作者藤子不二雄,是一个类似《回到未来》的故事,获得1993年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音效奖。影片讲述漫画家纳户游子和从普通上班族变成平凡家庭主妇的金江银子,带着现在的记忆转生回10年前,两人利用未来的“记忆",在工作、恋爱、金钱等各方面随心所欲、如鱼得水。影片中两位女主角是木村拓哉的老婆工藤静香和《赤桥下的暖流》中的清水美砂,另外还有藤子不二雄等多位漫画家以及唐泽寿明、铃木京香等大明星的客串,片尾曲则是威猛乐队的名曲“Last Christmas",温馨感人。 这部影片引人注目点是在剧本原作上。藤子·F·不二雄,一提《机器猫》大家可能立即恍然大悟。创造了那个日本漫画史上最受欢迎的形象的人,是一个头脑中充满着瑰奇想象的作者,这部开创“昨日重来”之风的影片,便是根据他的漫画作品所改变。 也许因为剧本的写作者是漫画作者,两位关键女性中的一位:纳户游子的身份也正是一个漫画家。在她“正常”的人生中,她是一个事业、爱情上皆不得志的女性,十年前曾有一次作品出版的机会,却因地震引起堵车而在与编辑见面时迟到,因此失去连载机会。十年后的圣诞节那天,她与陌生算命女子一见如故,次日身亡,却不料命运就此偏离了轨迹,她如一梦醒来,竟然发现自己回到十年前。 这部可称此类作品“开山鼻祖”的作品,为日后的模仿或超越之作提供了原形,同时定下了“昨日重来”的类型片的几个规则: ·情人只是配角,一起转转才是同伴 ·“未来的记忆”可能带来名利,却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 游子在第一次“重生”中,选择将他人的漫画先行画出,却发现那样并不能真正达成自己的愿望。她终于明白抄别人的漫画还是不行,只有自己的才能永恒拥有,在最后的那次选择中,她画出“自己真正想画的漫画”——也许这正是作者藤子·F·不二雄的希望和心声啊! 除了主演清水美砂和工藤静香外,“被盗窃的漫画作者们”如高桥留美子小姐,都在片中客串他们本人,也算相当有趣的特色。
未来的回忆1992
-
HD
天使之卵1985
影片架构在一个充满阴影和灰暗色彩的超现实主义世界中,剧情的主角是两个没有提及名字的少年(根津甚八 配音)与少女(兵藤真子 配音)。少女随身带着一颗神秘的蛋,她花许多的时间在某个歌德式的死城里搜集各式瓶子与手工艺品。身上背着一把十字型武器的少年在某天也随着一种神秘的机械来到这个城镇。同时,巨大腔棘鱼的身影在城镇上方出现,城市里的人也成群的活过来开始用长枪猎捕这些鱼群。在少女如巨穴般的瓶子中,就像个庇护所一般,里面收藏着蒐藏品。少年等少女入睡后将那颗神秘的蛋打破。少女表现得很生气并紧跟着已经离开的少年。最后少女沉入了溪谷中死去,她口中吐出来的气泡最后都化作了一颗颗的蛋。 本片由日本导演押井守以及知名插画家天野喜孝合作,德间书店于1985年发行,并于2007年以DVD形式再版。影片旁白由野田圭一担任。
天使之卵1985
-
四年二班2020
-
HD
变态城
佛利奇·牟司是一个工作作风懒散、被动的员工,在一个类似生物科学研究所的单位工作。一位同事去世以后,他被提升起来专为这个集团的创始人兼负责人——阿日牟司·史韦特写演讲稿。他把这个作为从感情上疏远他妻子的借口:他发现他妻子正在和一个名叫杰夫·利科奇科的牙医有婚外情,当牟司忙于写演讲稿的同时而科奇科正沉迷于一个名叫艾尔莫原新病人的恋情之中,艾尔莫是一位精神病,每天满街游荡四处勾引寂寞的已婚妇…… 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不仅在半自传体的《性、谎言和录像带》和《兹佐伯利斯一家》(由其一家三口主演的影片,表现他们的家庭生活)中积极剖析自己的生活,还主动承认自己在《卡夫卡》、《控制之下》和《兹佐伯利斯一家》中所进行的艺术实验没有让观众满意,但他坚信这三部影片连同他的早期短片对他的事业及成长至关重要。 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1986年所执导的作品,成为当年电影的票房毒药。本片又取名《变态城》,确实片中的BT镜头令人费解。例如:光着屁股在大街上骑自行车,在床上拒绝和妻子做爱,而自渎,等等场面确实有够变态。很多朋友看完这部作品感觉凌乱,不明白什么意思。导演肯定有他自己的意图,要不这部片子也不叫《变态城》了,呵呵。本片中由导演索德伯格本人的亲身担任主要演出,并且饰演了两个重要的角色,男主角生活凌乱,思想变态。
变态城
-
白色方块
-
HD
天使报喜1984
这是一部非常奇怪的影片,Annunciation --- 我查了下字典,它除了有“宣告,宣布”的意思,还有“天使报喜”的意思,来源于圣经中天使告知圣母马利亚她即将生育耶稣的那一天,西方的三月二十五日。表明本片具有很深的神玄学和宗教内容,事实如此,影片部分改编自众所周知的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亚当和夏娃受到撒旦所变的蛇的诱惑而偷吃了关于善恶认识的禁果,从而被发怒的上帝赶出伊甸园。影片并没有过多讲述伊甸园内发生的事,而是着重叙述亚当和夏娃被赶出后所经历的奇异旅程,而这段旅程完全是由导演自己想象的内容!亚当变成了古雅典城的一位将军,后来逃出雅典,成为拜占庭时期的十字军战士,法国革命时期的革命领袖丹东,黑死病瘟疫蔓延时期欧洲的一个幸存者和目击者,乃至英国伦顿街头的流浪者,亚当和夏娃经历了无数的背叛和野性,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罪恶和恐惧。。。导演安德拉斯.杰勒斯天马行空,稀奇古怪的想象使这部影片充满了神秘主义和隐喻化的画面和内容,而时间早已洇灭在影片充满超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电影语言中,更为独特的是,全片所有演员是一群8到12岁的孩子!说它是一部儿童片吧实在不能算,我奇怪于导演为什么让一群孩子去演这样表现人性黑暗面,深奥难懂的,史诗影片,全片如同诗歌戏剧般的台词和对白似乎对一群半大的孩子来说太难了,而且影片中的一些裸体场景似乎很难让未成年的孩童来演,导演试图用更年轻化的演员群体来更深刻的表现一些时代的阴暗恐怖和不合理性,这一点上与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的电影风格相似,比如他的引起广泛争议性的作品《萨罗》正是如此,而本片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是,所有的孩子都有令人惊叹的出色表演!体现出他们驾驭复杂深奥角色的超常能力。而影片中横跨匈牙利南方草原,山脉,古堡和海岸的美妙摄影以及五彩缤纷的服饰,与小演员们出色的表演一起,使这部奇怪独特的影片更加令人难忘,带给我们一次关于存在主义的奇异冒险。 让孩子去演出成人化的影片在影史中不多见,也许这只是极少数特立独行的导演更深刻的表现其电影主旨的一种奇怪方式,我曾经还看过一部叫《MALADOLESCENZA》的影片也是如此,用孩童来演绎复杂成人化的三角爱情,带给我的完全是一种清新优美到令人心碎的感觉,完全没有所谓的肮脏和龌龊,我想这是此类极富争议性影片的一种特有的风格。 值得一提的还有本片的摄影和音乐都是极为出色,如梦如幻的摄影术加之动人
天使报喜1984
-
HD
加里波利1981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利普里战役是盟军惨败的一场战役,却有无数澳洲人参予和牺牲。导演藉这场战役写一个少年梦,阿奇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本来是运动场的跑手,为了伸张正义参战,便把体育精神也带到战场上。他拒绝在战场上充当微不足道的跑腿,宁愿跳出战壕与敌军交锋,明知上级颁下荒谬的命令,仍然忠心耿耿地执行。他的好友法兰是一个浪子,喜欢在运动场上作弊,来到军营也是玩世不恭,等到他真正沾染战争的气氛,也逐渐收起轻佻态度。电影从澳洲西部的牧场开始,发展到开罗的训练军营,最后在土耳其的战场结束。战场上的军官求胜心切,明知下属被敌军的机关枪瞄准,仍然迫令他们冲锋陷阵,结果一败涂地。两个年青人一心为社会服务,结果一个要赔上性命换取经验,留下好友在旁边狂号,惊见理想幻灭。 影评&幕后 编剧和导演用相当细腻的步调,将人性光辉描写得相当淋漓尽致,撼动人心。影片最后的停格,让人联想到了知名战地摄影记者 Robert Capa 于西班牙内战所摄下的经典照片《A Republican militiaman meets his death》。本片荣获澳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导演、剧本等八项大奖,梅尔·吉布森更因此荣获影帝头衔。本片获得澳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导演、剧本、男主角 (梅尔·吉布森)、男配角 (Bill Hunter)、摄影、录音、剪接等奖项。 梅尔·吉布森1956年1月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因浓重澳洲口音被当成澳洲人,父母是爱尔兰天主教徒,在纽约长大的吉布森从小就对电影产生巨大浓厚的兴趣。 1968年他随家庭迁至澳大利亚居住,并且在悉尼学习专业表演技术。随后进入影坛,1979年,吉布森出演了两部不同题材的故事片,在感人的剧情片《蒂姆》中,这位22岁的小伙子因成功演绎了而获得萨姆奖;另一部令他一举成名的则是著名导演乔治·米勒的科幻片《疯狂至极》,这两部影片的成功使得吉布森成为澳大利亚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此外,他还主演了米勒导演的另一部影片《蒂姆》与此同时,他还受到另一位澳大利亚新浪潮导演彼得·威尔的青睐,主演《加里波第》并因该片第二次获得萨姆奖最佳男主角奖。1981年,吉布森在《冲锋追魂手》中的出色表演使他首次被全世界关注。他与威尔的第二次合作进一步提高了他的知名度,这次他在影片《危险年代》中饰演一位企图掩饰印度尼西亚血腥政变的麻木无情的记者。
加里波利1981
-
HD
飞越苏联
前苏联的芭蕾舞者搭上一驾被劫往苏联的飞机,飞机落地后,他被软禁在一栋公寓之中,公寓里住着一位黑人和他的俄籍妻子,他被迫再次担任波修瓦芭蕾舞团的舞者,他一心只想逃…… 该片是关于一个俄罗斯舞蹈艺术家的传奇故事,男主演、俄罗斯著名芭蕾舞演员巴希利科夫的舞蹈精彩得让人窒息,催人肝胆——那是一个聚光灯下的白夜,一样的无日无夜、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一种精神病人眼中的灰,只有一个满台奔跑的旋转的影子是其中的亮点 。巴希利科夫抠眉凹眼,有着自然卷曲的金发,不高但结实的身材,他有一种天才式的激情和技能,以及超乎常人的快速旋转能力,无论腾空于任何位置,落地时都不会失去他的平衡……。影片中不仅可以看到巴希利科夫令人心动的表演,还可以看到伊莎贝拉·罗塞里尼这 位著名影星英格丽·褒曼之女的秀丽面庞。而由著名黑人歌星Lionel Richie演唱的影片插曲《Say you, Say me》,更是脍炙人口闻名于世,获得1985年第58届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奖。 为追求艺术上的自由,享誉国际的苏联芭蕾舞演员尼古拉·德罗钦科在八年前以政治避难为由逃到了美国。一次,在前往日本表演时,发生了故障的飞机被迫降落到了苏联的西伯利亚空军机场上。苏联方面将飞机上的其他人全部放行,独独将尼古拉留下,以此向国内外表明叛逃者又改变了政治信仰,回归了祖国。为感化尼古拉,克格勃切伊科上校找来为抗议美国侵略越南而逃到苏联的美国踢靼舞演员雷蒙德·格林伍德。由于不能理解对方为什么要逃离自己的国家,尼古拉和雷蒙德间产生了敌对和抵触的情绪,在增进对对方的了解后,双方才逐渐友好起来。尼古拉同意回到以前工作的基洛夫芭蕾舞团,其目的是为了找机会再次出逃。雷蒙德的立场发生了转变,他成功地掩护尼古拉逃离了苏联,自己却被抓了起来。雷蒙德被当作人质,同另一名被捕的苏联间谍交换,回到了美国。 这部反苏倾向的冷战片是好莱坞出品的具高度技巧的影片,故事虽然老套,却很吸引人:一个苏联叛变者逃到了西方,而一个美国叛变者因理想的破灭又逃到了苏联。“白夜”是一个隐喻,既指苏联北回归线以北的太阳长年不落的地区,也可喻指一个真实的发生在白天的噩梦,正因为格外得明亮而荒谬,所以才格外得恐怖。从苏联叛逃的芭蕾舞演员米哈伊尔·巴雷什尼柯夫扮演了片中的尼古拉·德罗钦科,他出逃的动机同他扮演的角色相似:是为了艺术的自由。看来,艺术家必须在祖国和艺术间作出抉择。虽然此
飞越苏联
-
DVD
为年轻刽子手的辩护
本片堪称一部现代版的“格利佛漫游记”,改编自斯威福特愤世嫉俗的社会政治讽刺名著。Lubomir Kostelka扮演现代格利佛,在一次翻车后他突然醒来,走过一片森林后,他开始寻找一个神秘的国度勒普泰,因为他听说那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在路上他发现了一只死去的穿着人的衣服的兔子,从它的口袋中拿出来一块怀表,他发现那怀表的时间是反向走的,于是他继续往前走,遇见了形形色色奇怪而复杂的人和事,一场荒诞的超现实历险就此展开 《为年轻刽子手的辩护》被国际上公认为祖拉契克最完美的电影杰作,是60年代捷克新浪潮电影运动中最重要也是最“声名狼藉”的一部作品。这部狂热的,稀奇古怪的政治讽刺剧完成于苏联坦克入侵之后,在其上映后立刻被当局封禁,并永远终结了祖拉契克的电影生涯。大胆的,创新的和绝对荒诞主义式的影像,《为年轻刽子手的辩护》是电影史上对格利佛漫游记最疯狂的一次改编,全片几乎摆脱了所有剧情和思维逻辑的形式和束缚,让观众们完全进入一个象征主义和符号主义的幻想世界。作为影史上所公认的“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电影杰作之一”,这部影片呈现给我们无数古怪而充满隐喻性的画面,一只身穿衣服的兔子,一座专门研究发明创造的高等学校但里面所有的学生都是从不说话的,一个精致的“手工提供动力”的思想机器,一个没有一年中的第九个月份的国家(为了避免流感的流行)。。。我们的英雄格利佛经历并发现了这一切,在他从小人国到Balnibari前往勒普泰的路程中。“这部影片包含了所有能超出你想象的荒诞剧元素,超现实主义元素和讽刺剧元素,是乌托邦式的政治讽刺剧和怪诞的童话故事的一次完美融合。”(鹿特丹国际电影节评语) 关于导演: 帕维尔.祖拉契克(1935-1989),捷克新浪潮电影运动中的天才导演/编剧/制片人,被誉为“捷克新浪潮电影革命中真正的灵魂”,作为整个东欧电影新生运动中最独特的剧作家之一,他创作了好几部在捷克和东欧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影片,1963年由他所编剧,Jindrich Polak导演的《Ikarie XB-1》是电影大师库布里克最钟爱的十部影片之一,同时也是影响其《2001太空漫游》创作的灵感源泉,1964年为捷克动画大师Karl Zeman所创作的《The Jester's Tale》是一部融合了动画,真人和奇特摄影术的幻想片经典,1966年他与新浪潮另一位著名剧作家Ester Krumbacho
为年轻刽子手的辩护
-
家庭护理
-
HD
沉睡的人
由佩雷克的作品改编成的电影却少之又少,一九七四年,法国青年导演Bernard Queysanne改编自佩雷克小说的处女作《沉睡的人》应该算其中最著名的一部了,影片获得了当年的法国让维果奖。这部散文式结构的黑白电影讲述一个普通的年青学生打算在喧闹的城市中与世隔绝以体验一种最极简化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生活越来越单调,行为也越来越机械,然而他的内心却愈加能更清晰地观察这个世界,他每天不断的沉思和冥想自己就好像行走在巴黎的大街小巷中,与各式各样的人群交流,同样在思考自己以前的生活状态... 整部影片的风格很像同属于七十年代的杜拉斯的作品,全片没有一句对白,只有人物的行为动作,臆想中的场景和长得不能再长的长镜头,还有就是大量的画外音,由一个女声用法语朗读出男主角每天的日记,这无疑是一部个人风格化的实验电影,影片的其他方面比如摄影,剪辑等都还有不少值得细看的地方。
沉睡的人
-
婚姻趣事
-
我的归乡路
-
HD
消失文明的编年史
1996年威尼斯电影节Luigi De Laurentiis奖 1997年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新导演奖 介绍:这部貌似简单而带有记录风格的影片描绘出巴勒斯坦爱国电影人Elia Suleiman的个人寻根之旅。影片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记录下拿撒勒古城中荒谬而寂静的阿拉伯地区。第二部分则用一种相对政治化的眼光观察这个城市,而Elia Suleiman在这部分扮演较为积极的角色。他来到自己的出生地找寻灵感,但他所看到的却是阿拉伯人民深陷在文化身份危机中的一幅幅凄惨的画面。最为显著的一个例子:一位阿拉伯少女想要在自己的城镇里获得比传统妇女更独立的地位,然而却因为居住在犹太区的居民怀有偏见而无法实现。
消失文明的编年史
-
红豆杉之恋
-
绝望
-
HD
未完成的机械钢琴曲
乡村教师普拉冬诺夫与妻子过着简单平淡的生活。一次聚会上,他遇到了自己多年未见的初恋情人索非亚,这勾起了他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为了弥补自己在事业上的失败,也为了追寻往日的那段甜蜜恋情,普拉冬诺夫开始背着家人与索非亚约会。后来,他提出私奔,让索非亚同自己一起远走高飞,却遭到索非亚的拒绝。普拉冬诺夫终于明白索非亚已经不能离开属于她的那种奢华生活,这种婚外恋情只是这个女人寻求的一种刺激。在绝望和羞愧中,普拉冬诺夫跳河自杀,却发现命运再次和他开了个玩笑,河水只能浅浅地没过自己的膝盖。最后,妻子跑到河边安慰这位可怜的丈夫,两人重新回到了原来的生活。 本片以契诃夫年轻时创作的一部未上映的四幕话剧《普拉东诺夫》为基础,结合契诃夫其他一些小说作品改编而成。创作者准确地把握住契柯夫创作中所反映的时代精神和艺术形象的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影片利用象征、衬托、对比和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段表现主题,使喜剧情节中蕴含哀怨、姜婉的悲剧气氛。影片的摄影艺术极为出色。色彩、景物、光影等因素与情节溶为一体,使影片具有浓重的抒情韵味。本片获第25后(1977年)圣塞瓦斯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大奖。
未完成的机械钢琴曲
-
恐怖内阁
-
HD
巴黎,我爱你
这是2006年戛纳电影节的开幕影片,众多著名导演参加了这部包含有十多个小故事的影片,其中包括科恩兄弟、杜可风等等。制片人希望通过这部众多导演参与的影片讲述发生在巴黎的几乎所有的情感。片中的十多个小故事有的看似荒诞不经、有的看似毫无头绪,但是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其中 每个导演想表达的“真理”。 一个还算小有成就的中年男友,在路边停车时,突发感概,为什么满街上的人,只有自己形单只影?就在这时,一个女人因为低血糖晕倒了在他的车旁,热心的男人将她扶进了自己的小车后座休息,两颗孤独的心由此靠近。 塞纳河畔,三个年轻人在调戏着路过的年轻女子。其中一个发现了就在他们旁边有一个戴头巾的漂亮女孩,女孩离开时不小心摔倒了,那个年轻人跑过去把她扶了起来。爱情在两人中间慢慢滋长。 一间画室里,一个法国男孩对另一个男孩一见钟情,絮絮叨叨的讲着自己是如何抑制不住和他谈话,讲着自己是如何被对方的气质所吸引……然而另一个男孩对他却无动于衷,最后,法国男孩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离开了。这时,男孩用英语问旁人,“刚才他在讲什么?我法语不好。”随后,男孩冲出了画室,奔跑着去追寻自己的爱情。 …… 一个美国中年妇女来到巴黎旅游,她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此时她多么希望自己就是法国人,能长此居住在这个陌生而又极具魅力的城市。她想起了自己的前男友,虽然两人已经分手了十一年,他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最后,他参观了巴黎的公墓,看到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安静的躺在那里,她也感悟了。
巴黎,我爱你
-
怪贼飞天狐
-
DVD
科扎克医生
影片根据雅努什·柯扎克(Janusz Korczak)真实经历改编。 1939年9月,德军占领华沙后,柯扎克拒绝了德国人的邀请,利用教授和医生的身份,在华沙建立了犹太孤儿院,并使这些孩子接受教育…… 1942年,随着对犹太人迫害的加剧,柯扎克四处筹集资金养活200个犹太孤儿,并与抵抗组织人员接触,但很快他们遭到盖世太保逮捕。柯扎克拒绝了德国走狗为他弄到的瑞士护照,决意与孩子们在一起,最终他与孩子们一起死在了特雷布林卡毒气室…… 影片力图把柯扎克塑造成视死如归的基督式人物,描述他把正义和尊严放到比安全和生命更重要的位置。 影片结尾处孩子们在乡野自由漫跑的镜头属于美好祝愿,导演也许因为觉得若拍摄他们进入毒气室太残忍了吧。
科扎克医生
-
HD
黄色潜水艇
本片是一部将伟大的摇滚乐队披头士的音乐和波普视觉艺术完美结合而成的二维插画风格的动画片,整部片子中共穿插了披头士的15首经典歌曲。影片讲述了披头士成员保罗·麦卡特尼在半梦半醒之间来到花椒国,这是一个讨厌音乐的地方,正遭遇蓝色恶魔的侵略,老船长弗莱德召集披头士成员一同乘坐黄色潜水艇共同保卫花椒国。 披头士音乐贯穿整个影片中:影片开头用George Martin(乔治·马丁,披头士音乐制作人)的弦乐描述祥和的花椒国,接着由Ringo Starr (林格·斯塔尔,披头士鼓手)演唱的“黄色潜水艇”(Yellow Submarine)则象征着花椒人民的朝气蓬勃。然而好景不长,坏蛋蓝心恶魔开始破坏花椒国的快乐与宁静,老船长征召披头士成员“一起来吧”(Come Together),联手抗击蓝心恶魔,披头士成员装扮成花椒军士在“帕伯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Sgt Peppers Lonely Heart Club Band)的音乐中击溃了敌人,维护了他们的信念——“你需要的就是爱”(All You Need Is Love),拯救了花椒国。
黄色潜水艇
-
HD
熟女杀人事件
讲述四位女性杀害她们丈夫并集体分尸的故事。影片的四位女主人公同是便当工厂的女工,性格各异却代表着现代的日本女性:曾在银行工作的雅子擅长持家理财,然而隐隐当上一家之主的她却无法得到长期失业的丈夫与叛逆儿子的沟通,长期都生活在压抑和孤独里;守寡的吾妻长期任劳任怨的服侍着瘫痪的婆婆;怀孕的弥生得到的不是关怀,而是嗜赌如命丈夫的虐打;贪慕虚荣的邦子负债累累,只为了换取物质上的享受。前三位女性都有着日本女性传统的美德,善良、坚强、甚至有些逆来顺受;邦子则是传统与现代文明冲突下的产物,她即无法摆脱日本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的困境,又不能独立在社会上立足,只可惜无论传统美德还是蜕变的新生代,都无法得到男性和社会的尊重,桐野夏生细腻的笔触在平山秀幸的镜头前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如果说弥生杀夫是为了顽强生存的挣扎,那么后来的集体分尸事件则是一种无声的抗争,“就像在工厂里做便当一样”,四位女主人公遭受的压抑得到了宣泄,更重要的是她们寻回了自信,开始思索在人生中的定位,开始尝试追求。然而这一切只能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这种挣扎与控诉是无法得到社会认可与宽容的,当她们杀人分尸的罪行即将败露时,她们被迫选择了逃亡,自卫杀死酒太保的吾妻烧掉了自己的房子和婆婆的尸体,在对寂寞人生的一声叹息后默默等待法律的制裁,弥生在半途分娩,毫无主见的邦子跟随雅子搭上了去北边的长途货柜车,为的是完成雅子去看极昼的梦想,影片在三位女性的笑声中结束,但对观众心灵的触动丝毫不亚于《末路狂花》结尾冲下悬崖的震撼,只是要唤起内心一个简单梦想的追求,却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平山秀幸折射出的不只只社会现状的冷漠疏离,还有对传统意义上的女权主义的颠覆
熟女杀人事件
-
刽子手1963
-
山花
-
一路平安
-
HD
一个九十岁的小姑娘
在巴黎近郊Ivry城的Charles Foix的老年医学中心里,著名编舞者Thierry Thieû Niang为一些患阿森海默症的老人举办了舞蹈工作坊。通过舞蹈,病人们的生活得以表达,悔恨的回忆、痛苦、快乐和孤独慢慢呈现。影片拍摄期间,九十二岁的 Blanche Moreau爱上了Thierry。爱本身是一件疯狂的事情,Blanche既没有谵妄,也没有发疯:他的疾病只是成了相思。 Au service de gériatrie de l’hôpital Charles Foix d’Ivry, Thierry Thieû Niang, chorégraphe de renom, anime un atelier de danse avec des patients malades de l’Alzheimer. Par la danse, des vies se racontent, des souvenirs s’égrènent plein de regrets, d’amertumes, d’éclats de joie, de solitudes. Blanche Moreau a quatre-vingt-douze ans. Pendant le tournage, elle est tombée amoureuse du chorégraphe Thierry. Le simple fait de tomber amoureuse étant en soi une chose folle, Blanche n’a plus rien de délirant ni de fou : sa maladie est devenue tout simplement la maladie de l’amour.
一个九十岁的小姑娘
-
HD
通向星际的道路
《通向行星路》的制作期长达三年,它是一部雄心勃勃的意识形态电影,包含着极具开创性的特效和精湛的手工模型作品。这部影片对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1969)中对失重状态、灼热的星球和旋转式的太空站模型的在现实主义描写有着重要影响。 Klushantsev的《通向行星路》捕捉到了太空竞争的时代思潮。按照莫斯科电影官僚的指示,他在影片中增加了苏联第一个绕地卫星的模型。结果,这部五十分钟电影在苏联激起了观众的恐慌。据报道,电影片段在美国电视播放时,有些观众恐慌得晕厥过去。 这使得他随后的影片也是他唯一一部标准长片——1962年的《暴风雨之星》让人有点失望。这部影片是这一时期苏联科幻电影知名度较高的一部,故事由一队到金星探索的苏联航天员展开,队伍中有四个男人,一个女孩,还有一个笨重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很明显是效仿了米高梅影片《禁忌星球》(Forbidden Planet,1956)中的机器人角色)。当两个宇宙飞船被流星摧毁时,这一队人被迫在星球表面下降着陆。他们一着陆就遇到恶毒的蜥蜴人,掠夺性的翼龙和食人的植物,而最后,他们得以逃离,回到太空中。
通向星际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