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毛泽东相关的影视剧作品集
更多-
湘江北去
-
已完结
奠基者
1958年初,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唯有石油部没有完成计划。西方国家妄图用石油“窒息红色中国”,年轻的新中国石油告急,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一筹莫展。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独臂将军余秋里于危难之秋出任石油部长。 余秋里上任后,按照邓小平关于将石油勘探的重点由西部转移到东部的指示,积极在东部寻找油田。在八大二次会议上,余秋里带领石油部在事先定下的“成绩软,嘴上不能软”的调子,打了各部局一个突然袭击。 1958年4月,余秋里在四川南充视察时,把解放军“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带到了石油战线,要求每个钻井队都要建立党支部,配备一名政治指导员,宁肯少打两口井,也要把基层党支部建设好。 中苏关系恶化,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年轻的新中国周边局势日趋紧张。毛泽东、周恩来和国防部长彭德怀等都非常关心石油状况。四川龙女寺2号井、南充3井等喜喷原油,石油部上下一片欢腾。在成都开会的毛泽东,没有和余秋里打招呼,突然现身四川隆昌气矿,并题词“四川大有希望”。不久,川中会战败退,余秋里压力重重。 党中央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后,在党内掀起了一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波及到了石油厂矿的一些领导干部。余秋里冒政治风险,力排众议,据理力争,保护下属。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喜喷原油。石油部副部长康世恩指挥松基三井试油工作,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亲自视察松基三井,改大同镇为“大庆区”。余秋里召集干部、专家进行座谈,最终决定采用打破常规,甩开勘探,集中石油系统的一切力量,以大同镇附近为会战中心,在松辽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石油大会战。并要求大家克服本位主义,树立全局观念,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水平,把这个大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好。 在邓小平的一路敦促下,石油部党委关于开展石油大会战的报告很快就得到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批准。王进喜等一大批优秀钻井队积极率队奔赴大庆参加会战。面对少数人的畏难情绪,余秋里提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战斗口号。 1960年3月10日,萨66井喷出高产油流。余秋里连续主持召开党组会议,提出挥师北上,把主战场从大同镇附近转移到萨尔图地区。全国有关系统支援大庆建设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萨尔图火车站,大批的转业军人作为石油工业的新生力量抵达大庆。王进喜率领井队人拉肩扛连夜把钻机和设备运到井场,并率先破冰端水保开钻。 余秋里将王进喜等树为会战的
奠基者
-
正片
重庆谈判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中共为促成国共合作,避免内战,应蒋介石(孙飞虎 饰)之邀,毛泽东(古月 饰)只身飞往重庆,与蒋“共商国是”。毛的毅然到来令蒋手足无措,不得已在官邸会见毛,谈判拉开帷幕。蒋和谈是假,积极筹备内战是真。毛在渝期间,广泛接触各党派民主人士,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周恩来(黄凯 饰)、王若飞(董钰刚 饰)和国民党的谈判非常艰难,针对蒋介石提出的苛刻条件,毛泽东本着顾全大局的方针,在原则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一针见血地指出蒋密发的《剿匪手本》阴谋,令蒋十分尴尬难堪。经过反复谈判,双方终于在“纪要”上签字,九龙坡机场上,毛泽东向欢送的人们挥起了巨手......
重庆谈判
-
新时代 新雷锋
-
绝地重生
-
中流击水
-
寻路
-
人民万岁
-
DVD
重庆谈判1993
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中共为促成国共合作,避免内战,应蒋介石(孙飞虎 饰)之邀,毛泽东(古月 饰)只身飞往重庆,与蒋“共商国是”。毛的毅然到来令蒋手足无措,不得已在官邸会见毛,谈判拉开帷幕。蒋和谈是假,积极筹备内战是真。毛在渝期间,广泛接触各党派民主人士,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周恩来(黄凯 饰)、王若飞(董钰刚 饰)和国民党的谈判非常艰难,针对蒋介石提出的苛刻条件,毛泽东本着顾全大局的方针,在原则问题上作出重大让步,一针见血地指出蒋密发的《剿匪手本》阴谋,令蒋十分尴尬难堪。经过反复谈判,双方终于在“纪要”上签字,九龙坡机场上,毛泽东向欢送的人们挥起了巨手......
重庆谈判1993
-
第35集完结
鲲鹏击浪
该剧讲述1918年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到1921年参加党的一大所历经的心路历程。这期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文化运动掀起西学东渐的风潮,马克思主义的曙光第一次照进中国,五四运动高举起自由与民主的旗帜,军阀混战的硝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这风云际会的历史舞台上,各方势力风起云涌,诡异的时局迷雾重重,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如同萧瑟寒风中的一叶扁舟,生死存亡只在一瞬。这几年间,毛泽东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胸怀大志、坚韧不拔寻找救国救民道路,从一个青年学子逐渐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该剧通过毛泽东北上寻求真理、组织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领导湖南驱张运动、创办《湘江评论》、开展学运工运、组建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等事件,记述了毛泽东如何在纷繁杂乱的众多主义中寻找到马克思主义并为之奋斗一生的感人故事。
鲲鹏击浪
-
出发
-
人民领袖毛泽东
-
长征
-
开国领袖毛泽东
-
问苍茫
-
大西南剿匪记
-
已完结
特赦1959
开国大典之后,百忙之中的毛泽东开始关注在押的国民党战犯的情况。根据各方面意见,毛泽东确定了对战犯的总体政策:不审不判不杀,给予人道主义待遇,组织政治学习和参加劳动改造,待时机成熟后,再酌情提出处理办法。 在公安部的具体组织下,各地成立战犯管理所,其中北京功德林管理所规模最大。原先关押在华北等地的国民党战犯,陆续向功德林管理所集中。 王英光奉命赶到公安部报到,他见到了很多“故人”。有耿直的国军中将军长陈瑞章、多疑善变的国防部保密局华北行动处中将处长的刘安国;故意捣蛋、只求速死的国民党军少将师长叶立三、迷信偏执的国民党军中将兵团司令蔡守元等人。这些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担心会受到审判,并且执迷于“蒋介石反攻大陆”,而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有满脑袋“忠孝节义”、“不成功便成仁”采取自杀、绝食、侍机逃跑的;有担心会遭到对方报复、痛哭不已,丑态百出的;有在被俘之后,即开始极力讨好解放军官兵,立功心切的;有参与了策反工作和战场信息咨询工作等等。王英光和这群战犯们斗智斗勇,最终使这些人认识到了党中央改造战争罪犯的良苦,就此,管理处军心稳定。 最终,这批战犯在王英光等功德林管教人员的带领下主动学习马列主义原理,以毛泽东思想对照自己的行为,积极投身于学习改造的各个环节。1959年,首批战犯特赦,与此同时,王英光完成了使命,和功德林的医疗人员梁冬芳收获爱情。被特赦者重新回到人间,这批人于1949年共产党在战场上打败,于1959年在心灵上被共产党彻底降服。
特赦1959
-
第22集
秋收起义
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接连发生,为挽救革命,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决定委派毛泽东(侯京健 饰)领导湘鄂赣边区秋收武装暴动。9月9日,毛泽东宣布起义,亲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三团首战告捷,胜利占领白沙镇、东门市等地。但很快,临时收编的邱国轩四团叛变,王新亚二团骄傲轻敌被夹击,三团也因敌强我弱遭到严重挫折。毛泽东当机立断改变攻打长沙计划,决定带领部队前往敌人力量薄弱的罗霄山脉。之后,秋收起义队伍经历“三湾改编“,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最高准则。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领导的湘南起义等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形成党领导的规模最大、战斗力最强的革命武装部队,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一支绝对忠诚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工农红军真正诞生了。
秋收起义
-
已完结
跨过鸭绿江2020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正式爆发。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美军别有用心地派飞机“误炸”安东市区,造成无辜百姓伤亡。形势所迫,愤怒的新中国领导人下了亮剑的决心。10月25日,志愿军指挥部成立。彭德怀和邓华等人根据毛泽东的战略构想,提出了打突然、打穿插、打分割包围的计策。由于麦克阿瑟的轻敌,虽然战事艰难,但志愿军将士勇锐顽强,势如破竹,打过了三八线占领了汉城。李奇微临危受命,志愿军面前出现了一个更狡猾,能力更强大的对手。新的战争态势下,双方开始漫长的谈判。经历了无数个惨烈的坑道争夺战后,1953年7月27日,正式停战。毛泽东主席的英明决策令中国打出了民族尊严,打出了新数十年的和平,更打出了一个世界的新格局。
跨过鸭绿江2020
-
延安游击队
-
正片
巍巍昆仑
1947年春,蒋匪对我山东、陕北根据地发动重点进攻,毛泽东(张克瑶 饰)运筹帷幄,作出战略撤出延安的决定,用中央机关“昆仑纵队”牵制胡宗南(王振江 饰)主力。彭德怀(雷飞 饰)打响蟠龙战役,生擒敌旅长,缴获颇丰。毛泽东审时度势,令山东陈、粟部打响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歼敌数万,重创了蒋军主力。国统区“反饥饿、反内战”呼声日渐高涨,蒋介石下令镇压,并令胡宗南务必歼灭“昆仑纵队”,胡的努力一次次落空。毛泽东主持召开的小河口会议为我军战略反攻奠定了理论基础,彭德怀在沙家店歼灭敌三十六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其他各野战军也都转入战略反攻。雪后的五台山上,毛泽东感慨地说:最多两年,我们就可饮马长江,直捣南京......
巍巍昆仑
-
HD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以后,确定了毛泽东(古月 饰)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1935年1月,正是南方一年中最湿冷的季节,长途跋涉的红军来到赤水河边。前后有敌人的夹击,毛泽东与周恩来(苏林 饰)、刘伯承(傅学成 饰)认真分析敌情,作出一渡赤水入滇。蒋介石(赵恒多 饰)得知派王道之(金安歌 饰)率四十万大军围堵扎西地区,而我红军借敌黔北兵力空虚二渡赤水,巧夺渡口,红军趁敌不备,率精兵奇袭娄山关,挥师遵义,解放了周边广大地区。蒋介石闻听即愤怒又懊恼,他严惩执法不力的军官,再次布重兵追剿红军,准备把红军消灭在乌江岸边,毛泽东审时度势,令红军三渡赤水然后迅速再渡赤水,将敌人远远甩在了身后......
四渡赤水
-
绝地重生2023
-
已完结
换了人间
该剧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地完整地真实地形象地再现一九四九年到一九五四年期间中国革命进程和在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方位展现了北平和平解放、西柏坡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国共和谈、渡江战役、上海金融大战、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解放新疆、解放大西南、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战场、和平解放西藏等一系列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面。演绎了国共两党在军事、政治、经济、统战以及秘密战线等各个领域的全面较量;歌颂了人民群众衷心拥护革命、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力量;颂扬了爱国民主人士为中国革命作出的特殊贡献。展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革命领袖的丰功伟业,特别是毛泽东放眼世界、实现民族大团结的雄才大略以及求贤若渴的平民意识和领袖胸襟。
换了人间
-
HD
长征1996
1934年,江西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保存实力,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经过艰苦的战斗,红军突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三道防线,兵临湘江。敌人利用天险加重兵力,设下第四道防线,红军处境险恶。当时的最高领导核心三人小组之一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他不顾敌我双方力量的悬殊,一味要红军正面迎敌死拼。毛泽东在没有兵权、没有领导地位的情况下,分析了当前形势,提出避实就虚,甩掉敌人主力,到敌力量薄弱的贵州去,得到政治局多数成员的赞同。 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路线,增选了毛泽东为政治局委员,确立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为领导核心。从此在毛泽东的正确判断和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声东击西,运动敌人,顺利通过彝族地区,向北挺进。长征路上,红军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许多女同志克服了失去孩子等个人情感,同男同志一样经受住了考验,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成为了女英雄,像贺子珍、邓颖超、蔡畅、王彩秀等人。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坚持北上抗日,抵制张国焘的右倾逃跑主义错误路线。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1936年10月10日红军三大主力终于在陕北山城堡胜利会师。 毛泽东伏案疾书: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1996
-
HD
毛泽东回韶山
2007年12月26日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诞辰114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国人要永远记住的日子。没有毛主席领导的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在这个日子里,我怀着对伟大领袖的深厚感情观看了影片《毛泽东回韶山》,借此缅怀伟人。 影片描述了领袖回乡省亲经历,表现了领袖实事求是的作风,当领袖听到基层干部虚报产量,不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时,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们一定要如实地对待生产,对待群众,对待自己。亲自纠正了韶山公社基层干部工作中的冒进思想。 影片叙述了领袖为亲近乡亲们,为了更自由的走访群众,了解社会实情、乡亲们的真实生活,指示保卫部门减少当地公安干警,不惊动百姓乡亲,只带了少数几个贴身警卫,轻车简从来到故乡,体现了领袖朴实的工作风范。 这部电影以毛泽东回乡扫墓,看望乡亲的平常生活为重心,描写了一生为人民谋幸福,念念不忘亿万农民的领袖的乡土深情,它给当今内心迷惘的现代人,带来了一种久违的精神力量,使人产生走近领袖、亲近领袖的审美共鸣。 领袖宴请乡亲们的场面是整个剧情的高潮,非常感人,这个令人难忘的乡宴的场面,表现了当年物质尚不丰富的农村生活真实的情况。当十三阿婆将那双32年前为毛泽东做的青布鞋送到毛泽东手里的时候,乡亲思念领袖、爱护领袖的情感到达了最浓厚的瞬间,表现了领袖与老百姓同甘苦、共患难、艰苦创业的历史。 领袖去看五阿婆时,当她问,岸英还好吧?领袖告诉她,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了。顿时她捶胸顿足地说:他是你的崽呀!你怎么能送他上战场呢?领袖说:别人的儿子是儿子,我毛泽东的儿子也不能搞特殊啊!这段剧情生动表现了领袖的博大胸怀。 这是一部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作品。它歌颂了领袖与人民的血肉关系,让现代人真切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髓,深刻体会到我们的党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所在。
毛泽东回韶山
-
已完结
建国大业
在抗战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唐国强 饰)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张国立 饰)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 期间,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垂死挣扎的国民党仍妄图借助阴谋暗杀等卑劣手段阻挠会议召开,一场为建立新中国的决战由此展开…… 本片汇集了史无前例的172位国内明星,开创了新时期主旋律题材的先河。
建国大业
-
已完结
特赦1959
开国大典之后,百忙之中的毛泽东开始关注在押的国民党战犯的情况。根据各方面意见,毛泽东确定了对战犯的总体政策:不审不判不杀,给予人道主义待遇,组织政治学习和参加劳动改造,待时机成熟后,再酌情提出处理办法。 在公安部的具体组织下,各地成立战犯管理所,其中北京功德林管理所规模最大。原先关押在华北等地的国民党战犯,陆续向功德林管理所集中。 王英光奉命赶到公安部报到,他见到了很多“故人”。有耿直的国军中将军长陈瑞章、多疑善变的国防部保密局华北行动处中将处长的刘安国;故意捣蛋、只求速死的国民党军少将师长叶立三、迷信偏执的国民党军中将兵团司令蔡守元等人。这些原国民党高级将领担心会受到审判,并且执迷于“蒋介石反攻大陆”,而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有满脑袋“忠孝节义”、“不成功便成仁”采取自杀、绝食、侍机逃跑的;有担心会遭到对方报复、痛哭不已,丑态百出的;有在被俘之后,即开始极力讨好解放军官兵,立功心切的;有参与了策反工作和战场信息咨询工作等等。王英光和这群战犯们斗智斗勇,最终使这些人认识到了党中央改造战争罪犯的良苦,就此,管理处军心稳定。 最终,这批战犯在王英光等功德林管教人员的带领下主动学习马列主义原理,以毛泽东思想对照自己的行为,积极投身于学习改造的各个环节。1959年,首批战犯特赦,与此同时,王英光完成了使命,和功德林的医疗人员梁冬芳收获爱情。被特赦者重新回到人间,这批人于1949年共产党在战场上打败,于1959年在心灵上被共产党彻底降服。
特赦1959
-
正片
毛泽东的故事
影片以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毛泽东壮年至晚年的大量生活细节和情感生活片段为线索,描述了他从陕北东渡黄河解放全中国到重返韶山故里情;从痛失儿子毛岸英至大阅兵等各个情节里的言谈举止,吃饭穿衣,生活中的幽默和睿智,农民式的随便和质朴,以及他与卫士、士兵、农民、亲人、列车员等许多普通人的故事,展现给了观众们一个充满魅力的毛泽东;一个有着普通人喜怒哀乐、儿女情长的毛泽东;一个可亲可近和广大劳动人民有着血肉亲情的毛泽东…… 此片回忆了毛泽东从抗战时期到“文化大革命”各时期的事迹。 毛泽东,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人,但他也有着自己的情感世界。《毛泽东的故事》这部影片就是为我们展示了毛泽东的情感世界。影片编导执意要站在人性人情的方位去塑造毛泽东这个领袖人物,去“表现领袖伟大的情感”。但由于影片导演韩三平水平较低、素质较差,所以本片非常一般。
毛泽东的故事
-
第30集
热血军旗
192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朱德等为代表的先驱们,积极开展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探索和实践。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成功后,部队实施战略转移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遭到反动派血腥镇压,朱德等率领仅剩的革命火种进行饶平整编,蜇伏粤北,苦苦寻找革命的方向。9月9日,毛泽东领导发动了秋收起义,后部队转战江西永新,在三湾村进行了改编,将党支部建在连上,确定了上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行动方向。1927年冬,农民运动在湖南蓬勃发展,朱德率部乘机挺进湘南,掀起湘南暴动,百万农军揭竿而起。1928年4月,朱德率湘南起义军和毛泽东领导的红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进一步发展壮大。革命的星星之火,终于成燎原之势。
热血军旗
-
中国1945之重庆风云
-
第40集完结
跨过鸭绿江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正式爆发。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美军别有用心地派飞机“误炸”安东市区,造成无辜百姓伤亡。形势所迫,愤怒的新中国领导人下了亮剑的决心。10月25日,志愿军指挥部成立。彭德怀和邓华等人根据毛泽东的战略构想,提出了打突然、打穿插、打分割包围的计策。由于麦克阿瑟的轻敌,虽然战事艰难,但志愿军将士勇锐顽强,势如破竹,打过了三八线占领了汉城。李奇微临危受命,志愿军面前出现了一个更狡猾,能力更强大的对手。新的战争态势下,双方开始漫长的谈判。经历了无数个惨烈的坑道争夺战后,1953年7月27日,正式停战。毛泽东主席的英明决策令中国打出了民族尊严,打出了新数十年的和平,更打出了一个世界的新格局。
跨过鸭绿江
-
HD
谁主沉浮2009
《谁主沉浮》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中国命运决战历史关头两个最高统帅部的对比结构形式,以追求寓意和哲理的相对全景式的叙事方式,提炼和升华“民心向背定兴衰”的主题,展示一幅幅历史画卷…… 《谁主沉浮》是一部具有史诗风格的主旋律影片。 《谁主沉浮》以三大战役为背景,以1949年元旦为切入点,以塑造毛泽东形象为中心,艺术地选取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的重要历史事件,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对人民的无比深情…… 通过两大阵营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团结、睿智、和解放全中国的决心及蒋介石的孤立无助和沮丧无措…… 多侧面立体地表现了,西柏坡的岁月里,毛泽东等领导人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从容淡定指挥三大战役,体恤民情,同时为建设新中国做一切准备工作…… 解读了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为什么提出“两个务必”的深邃思考…… 《谁主沉浮》在形象地刻画毛泽东高瞻远瞩、决战决胜的胆识的同时,还人性化的表现了,他为双方官兵的伤亡而痛心伤感,显现他热爱生命的意识…… 《谁主沉浮》虽没有壮观的与悲壮的场面,但是有心灵的撞击……虽没有千军万马的战场,但是你耳边听到冲锋号的声音……虽没有一句豪言壮语,却看到领袖们气吞山河的魄力……虽没有直接表现新中国的成立,但是看到新中国的曙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谁主沉浮》是画卷、是诗史……看到画卷听到诗史,就看到我们老一代领袖向我们走来……
谁主沉浮2009
-
第40集完结
光荣与梦想
20世纪初的旧中国,军阀割据民不聊生。湖南青年毛泽东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在李大钊、陈独秀指引下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参与了创建中国共产党,工友赵语迟一路追随,并与陈独秀门生厉春风成为至交。蒋介石叛变革命,厉春风投入了反动阵营。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挺进井冈山创立了根据地,赵语迟成长为革命战士。蒋介石连续围剿苏区,毛泽东在党内遭受排挤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长征路上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日寇侵华,中共团结全国各阶层取得抗战胜利。蒋介石发动内战剿共,毛泽东指挥解放军三大战役把蒋介石赶到台湾。美帝卷土重来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毛泽东决定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三年浴血奋战打败美帝,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真正屹立在东方。
光荣与梦想
-
古田1929
-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
-
毛泽东三兄弟
-
HD
建国大业2009
在抗战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唐国强 饰)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张国立 饰)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 期间,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垂死挣扎的国民党仍妄图借助阴谋暗杀等卑劣手段阻挠会议召开,一场为建立新中国的决战由此展开…… 本片汇集了史无前例的172位国内明星,开创了新时期主旋律题材的先河。
建国大业2009
-
东方唐国强版
-
正片
开国大典
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后,西柏坡军民欢庆胜利。三大战役的胜利使蒋家王朝摇摇欲坠,蒋介石(孙飞虎 饰)发表“新年文告”、推出李宗仁(邵宏来 饰)任代总统,导演了一幕假隐退真操纵的丑剧。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由汤恩伯(叶庆林 饰)、蒋经国(陈国典 饰)等陪同,最后一次登上中山陵,之后又在其老家奉化溪口主持了高级军事会议,妄图阻止解放军过长江。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4月,毛泽东(古月 饰)与朱德(刘怀正 饰)。总司令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强渡长江,攻占总统府,南京胜利解放。5月24日,蒋介石逃往台湾。5月26日,上海解放。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和城市都获得解放。毛泽东先后在中南海会见了国民党起义将领和各界民主人士。开国大典迫在眉睫......
开国大典
-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
长冈的难忘岁月
-
怒潮
-
HD
黄克功案件
1937年10月,在全面抗战之际,延安发生了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黄克功(王凯 饰)因逼婚而枪杀女青年案件。凶手黄克功是红军团长战斗功臣,被害者是由太原投奔延安参加革命的16岁女青年刘茜(马薇薇 饰)。如何审判黄克功?成立才两个月的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长不在,重任落到审判长雷经天(成泰燊 饰)身上。雷经天曾参加过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百色起义,与黄克功一同走过长征路。红军法官要审判红军将领,简陋的边区法院从未经历如此大案。毛泽东(黄海冰 饰)、贺子珍(戴江 饰)、张闻天(章劼 饰)、胡耀邦(毛孩 饰)都不可回避地参与此案。面对国内外的舆论,面对愤怒的学生百姓,面对老红军的请求,雷经天承受各方压力,采用公开审理,民主判决的方法审判此案。在陕北公学的操场上,二千多人参加,胡耀邦作为代表公诉人发言,有12位群众代表发言,黄克功当庭辩论,最后审判庭五人展开了激烈争辩……黄克功一直在期待毛主席的特赦令,终于毛泽东的复信来了,在大会上宣读,他赞成处黄克功以极刑,没有赦免他。
黄克功案件
-
恰同学少年动画版
-
已完结
十月的风云
毛泽东逝世后,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而“四人帮”反党集团,却乘机加紧其篡党权的活动。他们抛出伪造的毛泽东临终嘱咐“按既定方针办”,大造舆论,以使乱中夺权。“四人帮”余党,某市委副书记马冲按其主子旨意,操纵“联络站”,把矛头指向省委书记、军区政委徐健。同时,他又趁某兵工厂党委书记何凡正在疗养期间,与王洪文的特派员,以“记者”身份出现在张琳相勾结,下达“紧急任务”,私自命令兵工厂突击生产机枪部件,阴谋发动武装叛乱。老干部何凡识存了他们的险恶用心。他返厂后,与“记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向省委、国防工佃汇报的情况。马冲等人对何凡百般仇恨,暗地把徐健、何凡等人的名字列入他们夺权后第一批专政的名单。他你以照顾为名逼何凡离职休养,并指使爪牙制造撞车事件,想暗害何凡。何凡、徐健等人坚决斗争,马冲的阴谋又一次失败。张琳指使一伙“小兄弟”大搞打砸抢,做垂死挣扎。这时,一声霹雳,“四人帮”被粉碎了。消息传来,人心大快。在徐健的指挥下,解放军、公安人员、民兵赶到了现场,王洪文的特派员张琳及其同伙受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制裁。
十月的风云
-
已完结
恰同学少年
风起云涌的20世纪初,一切都是未知,但时代已无法阻止新思潮的来临。时任湖南第一师范校长的孔昭绶要请到了杨昌济来校任教。一批学贯中西的老师的来临,让湖南师范成为了许多有志青年向往的地方。前来就读的包括了蔡和森(徐亮 饰)、萧子升(钱枫 饰)和年少的毛泽东(谷智鑫 饰)等人。在这里,他们开始了五年的校园生活。 读书期间,毛泽东逐渐成为了一个教育救国论的信仰者。有想法不拘束的他成为了学校格外关照的“特殊学生”。在这当中,毛泽东加深了和蔡和森、萧子升及周南女子中学的陶斯咏(练束梅 饰)、杨开慧(钱芳 饰)等人的友谊。而处于动荡时代的中国,学校也无法独善其身。一系列的事件让这群少年们对人生、对社会、对祖国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想法,而他们则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
恰同学少年
-
正片
张思德
本片讲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楷模——张思德的故事。在抗日战争后期,延安正处于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勤务兵张思德(吴军 饰)为人老实,不善言辞,做好事从不邀功,工作任劳任怨,一心一意为中国革命事业奉献自己。因为一次合唱表演,毛泽东主席(唐国强 饰)注意到了这个憨厚朴实的勤务兵。而后的几次接触中,毛泽东主席给张思德总结了他最大的缺点——不善言辞,同时毛泽东表示这也是他最大的优点。 为了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1944 年张思德带领一班人到安塞县烧木炭。在一次烧炭中,炭窑突然崩塌,张思德不幸牺牲。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
张思德